黄公望作品怎么鉴定?
黄公望传世山水画作品,从其年代和风格面貌上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
从三十多岁开始至五十岁左右为初期。这一阶段他还在为生活奔波,初以卖卜画山水自娱,画艺尚有不足之处,作品也不多,风格也难确定,但画风较秀妍清新,技法尚未完全成熟。
六十岁至八十岁为其创作的盛年期。这是他一生主要创作时期,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作品有《天池石壁图》《九珠峰翠图》《剡溪山色图》《浮峦暖翠图》《富春大岭图》以及《水阁清幽图》。这一时期的黄公望经常游走于虞山、富春江一带,对那里的山水情景有着更多的理解与体验,其笔墨也愈加熟练精到,风格也渐趋成熟稳健。
从八十一岁以后直至九十多,是黄公望晚年创作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在富春江一带“垂钓看云”的隐逸生活中,笔墨更趋精进,风格日趋成熟,达到了他这一生中艺术创作与精神境界的顶峰。作品有《溪山雨意图》《富春山居图》及《丹崖玉树图》,这一时期的作品,用笔更加清劲潇洒,风格成熟,形成黄公望“浅绛山水”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