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要封底?

佘心馨佘心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最近很多萌新一问再问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且听俺娓娓道来~ 很多新入坑的小伙伴,一看到带有“底”的翡翠件儿(如吊坠、耳饰)都会问这么一句:为啥要封底啊? 其实呢,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小编要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翡翠的形成过程是由矿物颗粒逐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由点(矿物颗粒)-线(结合带)-面(结晶体)逐步扩张扩散的过程是相对比较缓慢的。我们可以把每一块翡翠都想象成是由无数颗粒组成的大拼盘~ 而“底”这一概念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对这块翡翠进行更具体的分类。比如:

①.底干净:指一块翡翠中,除黄色外颜色越淡越好,即我们常说的“底子”越透越好;

②.底厚薄:指一块翡翠中,绿色部分或蓝色部分的厚度比例,一般来说,底越薄绿(蓝)色部分相对就越浓淡相宜;反之则淡。

③.底粗细腻:指的是一件翡翠的底色与瑕疵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底愈细愈好。

④.底阴晴:这里的“阴”“晴”并非特指色调,而是对“亮度”“通透度”的一种形容。

所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翡翠分为若干种,而这些指标则取决于其对应的维度的大小。 回归到题主的问题,所谓的“封底”其实就包含了上述所有维度的概念—— ①.将底部磨平,即打磨抛光(当然这是为了让翡翠能更好佩带),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完善底部的弧度,使得首饰更为美观;

②.清洗,这一步是为了除去翡翠表面附着的污物,以保持色泽的亮泽;

③.上色,这一步是在翡翠表面着色,使其底色更加鲜艳明亮;

①②③步完成后,如果是成品,则会根据需要打上标签或印章,并包装好;如果需定制,则需提前告知。

好了,说到这里相信题主应该明白为何翡翠需要“封底”了吧~如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哦~

殷韵心殷韵心优质答主

一般制作翡翠制品时,特别是挂件或者手镯等,都会有底部,底部大多不是很干净美观,因此往往需要进行封底处理。封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有色油或者玻璃水(透明的树脂)浸泡处理,也称胶浸。另一种是用翡翠或其他玉石磨成粉加胶制成,也称胶粉底。

对于a货(玻璃种翡翠)封底,无论封胶或者封粉都是可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美观,没有改变翡翠的性质。对于b货(染色翡翠)封底,也大多是用有色油或者玻璃水封底。对于c货(除染色翡翠外的其他炝色、漂白翡翠),可以封胶也可以封粉,往往是为了突出颜色,避免二次染色。从鉴定角度来看,由于有密封的保护层,使得下面的颜色特征往往不能直接看到,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鉴定时应该仔细观察,可以采用立体显微镜进行观察,如果为浸胶工艺封底,有的会有树脂的碎裂纹;如果为胶粉底,一般会有呈流纹状分布的翡翠碎末。注意观察封底的上面部分,如果有染色翡翠(b货)现象,那么封底下面应该也有类似现象。对于胶粉底,用10x显微镜也能够看到翡翠等矿物碎粒,而玻璃水封底则呈现均一状。通过滤色镜观察封底上面翡翠的颜色变化,结合上面翡翠的颜色变化判断下面翡翠是否经过染色处理。另外还有一种无色透明处理的制品,通常也用胶粉或者浸胶进行封底,鉴定时要注意。

总的来说,对于翡翠封底,仅仅为了提高外表的美观,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翡翠的性质,应该认为是允许的,但对于经过染色、漂白或其他优化处理的翡翠封底,应该准确的定名,不可为了好看而不就鉴定结论,误导购买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