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普遍,我也很疑惑。就拿我们这次展览来说吧,有来自全国的书法家,也有非书协会员甚至非书法家,他们的作品,有的卖得很贵,有的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一是作品本身的缘故,二是作者的名气,三是作者的其他才艺,比如音乐、朗诵等,四是展出单位的名气以及所处地段。这些因素都有影响价格的因素存在。
我收藏的这块墨翠,有“帝王之绿”之称,重量71.3g,尺寸69x45x25mm,玉质细腻温润、颜色浓厚纯正且分布均匀,是难得一见的极品墨翠。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颜色上看它的颜色很浓郁。
他的书法理论值得学习,但是实际上的字体水平个人感觉一般。 先上图 这是今年六月份他发的朋友圈,自称书协主席。那么既然是书协主席,应该是有资格判断别人作品好坏的。
1949年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间发行的邮票,一共有815套。 815套里含有邮票606张,小型张103张,小全张157幅,小版张74套,型张137枚,双连体邮票(包括小型张、小全张)36组。单以“票种”计有198个不同的版本。 这些数据来自邮政部门的官方统计。
题主可能没有说清楚,是“巨”还是“钜”?这两个字虽然都是繁体字,但是读音不同,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是“钜”的话,这个字有两个读音[jù]或者[ju];当读作[ju]的时候有“大”的意思,例如《汉书·蒯通传》中有“以天下图诸侯者,非有所加增也,因世之集。何以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