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种是翡翠中一个重要的品种,主要特点是结构粗糙,晶粒肉眼可见(图1); 图1 豆种的结构豆种也可以分为很多类,其中一种就是“老坑豆种”,这种豆种的质地非常好,接近玻璃种,只是表面可见晶体(图2和图3); 图2 老坑豆种图3 老坑豆种的特写 而题主提到的“冰底豆种”属于老坑豆种的一个变种,
1,先学会怎么看干: 种是翡翠结构细密程度和韧性强度的综合体现。有行内说法“种好不干”或者“种老不透”其实是指结构细腻且硬度高的玉石,虽然透明度通常不高,但看上去很‘厚’、‘亮’、‘结实’。
我在华林玉器城买过两个玉佛,其中一个1800元,另一个2500元(都是批发价),我看着商家给打包好让物流发走的,应该假不了,不过现在后悔死了,因为拿回来感觉就是假的,玉的质量不行,而且我感觉像塑料的,不是天然的玉,我想退,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求支招!
好,非常的好! 科学实验证明,天然翡翠含有微量元素铬、铁、锰、铜等离子,而其中铬离子的含量越高,其对应的翡翠的颜色就越鲜艳;同时这些微量元素和离子能够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啊~ 前两天刚和几个朋友在清钱,就是上图这种小钱,已经严重发霉了…… 因为过年期间家里来客人,小孩给客人磕头拜年必须要准备压岁钱,于是我在网上买了这种小钱。买回来的袋子上面写着“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我也没细看。
这个还真有过,就是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发行的一枚银币,面值是银元本位币,也就是一元钱,当时银元的价格是0.8元白银一两,一万元大洋值现在的人民币4726元。 这个价格还是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的价格了,如果按现在的汇率来计算的话,一万元人民币兑换0.673吨白银,那么一万枚孙小头等于404万。
从艺术方面来看,中国的传统印刷术在生肖纪念钞上的应用非常到位,加上我国一贯的精美设计风格,使得这些纪念钞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美学价值。 其次,从货币角度来讲,这些纪念钞都具备了作为法定货币的一切属性,同样具有流通功能,只是发行量较小,不能流通使用而已。
这个问题好奇怪呀,“大书法家”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 我们一般评价一个书法家的时候不是按字来评的而是按作品来论的,比如唐代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李邕、张旭这些伟大的书法家。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是伟大的书法家,元代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巙。明代有文征明、董其昌。
要说绿色的翡翠雕刻什么最好看,其实这个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因为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就拿原料来说吧,如果是一块品质非常不错的绿色翡翠原材,那么不管你怎么雕刻它,它都会很好看的;但如果是一块颜色不好、种水一般的原料,那它就不一定就能够雕刻得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