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文征明,于右申 这些是书法史上公认的书家代表。(按时代排列)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其行草堪称天下第一。王献之与其父并称“二王”。 颜真卿,唐朝名臣,擅长行书草书。世称“颜体”。与赵孟頫、欧阳询、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乾隆皇帝,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一个极其善于写诗的皇帝、一个喜欢炫耀的皇帝、一个生活极尽奢华的皇帝…… 这样一位极具个性的皇帝,其生前用过的翡翠首饰、玉器等遗物至今仍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1950年至2960年间,缅甸翡翠矿开采量约一半供应中国玉器市场;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香港和台湾的翡翠市场崛起并快速扩张,亚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翡翠消费地区之一,而来自缅甸的翡翠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1] 。
学检测C/D是必须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遇到一块料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往往都会首先判断它是不是B。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太多的鉴别方法。这些鉴别方法大多是针对于天然A的,当遇到未知材料时,如果其表现出了上述特征中的某几种,那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去判断其为人工处理品。
发簪是中国古代汉族头上常插的发饰,一般由头顶上的钗、发簪、平髻簪、步摇,以及发夹、发环形等种类。发簪的材料多为金银珠宝,也有用树枝,草叶制作的。按形状分可分为凤冠、簪、钗、擿、步摇、发簪、冠笄、篦、梭子、金簪、银簪、玉簪、珠簪等。凤冠,是古代汉族家族中妇女所用的冠饰。
“龙泉”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品牌,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青瓷文化。 “龙泉”之名如何得来呢?这要从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说起——吴越国。当时,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鏐(liú)在位期间曾建都于杭州,并在杭州城内修筑了皇城,还建有一座离宫——聚景园。
目前来说,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翡翠产地在缅甸掸邦,也就是著名的帕敢翡翠矿区。 这里出产的翡翠,因为质量好、产量大而价格实惠,所以被广泛用于各种珠宝首饰的制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黄岩,这个地名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浙东地区,与“黄”字有关的地名很多——绍兴有上虞、新昌,台州有温岭、玉环、天台,丽水有缙云、遂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黃”。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地名出现在其他地方,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或误解,以为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地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这个“民”字可理解为“中华民国”的“国”字。 民国是国民党党专政时期(1927-1949)的简称。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称南京国民政府或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另在洛阳及西安设立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