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书法作品里的字不好看?
因为好多人写的字在本质上不是书法。但是,许多字看起来又像是书法。所以就不好看了。中国汉字书法是具有独特审美特质的经典艺术,只有符合了其审美逻辑,即技法特征和审美律令,方能获得它的资格。在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写字,虽然以书法作品呈现,但其内容、载体、用途等方面,与经典书法没有任何关联,更勿论其审美特质。譬如招牌字、企业题名字、题词字等。当然,书法史、美术史上一些非职业书法名家的作品,则具有另外的价值取向和标准,不在此论。
当代书法在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中,有其特有的社会土壤和丰厚的社会资源,这是促成书法发展的动力,也是形成当前书法的审美趣味的环境因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开放和繁荣,书法界形成规模空前的“帖学”与“碑学”“热”。两股热潮,既促进了技法的普及,也形成了审美规范。对于“帖学”热潮,“提按”技术的传播具有普遍性。对于“碑学”热潮,以“二王”系书法为尚者,形成了审美取向“二王化”的范式;以金石派为尚者,形成了以“张力”和装饰风格为核心的审美取向。所以,对于“字不好看”和“字写得丑”的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书法人审美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却是一个实践品格的问题,是一个书法审美“常识”和规范被稀释和漠视的结果。当然,对于一些自命“创作”,“字不好”是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