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籍善本有木刻本吗?

双林双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政府是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政权,其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不得不重视对汉学的研究,刻印了大量的经史书籍和大型丛书,因此清代的古籍善本绝大多数是木刻本,其中不乏善本。

清代木刻本之精要首推武英殿聚珍版印本。聚珍版亦称“宋体字版”,是采用毕升的活字印刷技术原理,先用木版刻以表示汉字部件的“盔子”和作为字底的“地子”,再在它们上面刻制不同部件和不同字底的汉字,然后按汉字的构成,把若干字版拼合在相应的盔、地子上,以成活字版印书,这种书称为聚珍版,因印行于清武英殿,故又称武英殿本,其开本、字体和版式等近似线装书。

由于采用活字印刷,聚珍版印本没有通常木刻版印本行款的方板呆滞,而具有字划均匀、风格流媚的鲜明特色。聚珍版版式比较规范统一,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页码一律标记在鱼尾内上方。聚珍版首刻于乾隆年间,当时用以重刊宋、元、明十三经及戴溪《四书章句》等儒家经典,初刻3000余块字版。嗣后,字版陆续增加到17万块,嘉庆年间用为印行《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全书》所收书的一部分,共得671种(存659种)。因刻印所用材美,刷印清晰精到,历来为藏书家所重视,被列为聚珍本。

随着聚珍版印本的流行,一些地区仿照武英殿刻字印书,称为仿聚珍版或家刻聚珍版,这些书多用普通雕版印刷,但行款字体仿照聚珍版,不易区别,须从刻工题识、行格和口线的宽狭方面仔细辨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