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扑克牌吗?
当然有了,而且花样还很多呢~ 我现在手里有一副1935年出版的扑克,是当时上海一家印刷厂印制的,背面印有“万有图书公司”的字样。 除了一般的牌面(红桃、梅花、方块、黑桃四色图案配两种花色)之外,这副扑克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多出了两张Joker牌,也就是现在的花牌或者叫大小鬼。 这是因为当时很多扑克牌里是没有Joker牌的,而这两张Joker牌正是当时人们最喜欢用的牌。
在打桥牌的时候,两墩(两个A)就可以定约,这时如果有张J,不管出对子也好,出单张K也好,只要把主毙掉,这个墩就到手了;如果没有J呢?就只能指望上家派出的牌是K或Q这类主中的将头,才能拿掉这墩。所以有没有J就相当于有两门高张没出,这对于当时的桥牌爱好者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这张J就像现在的2一样,经常用来代替2打出,比如上面那个定约4856的牌形,如果上家在出牌时打错将,我就可以凭手中的J毙掉他的下家,从而赢牌。 在打跑得快或快打麻将时,手中有张J更是如虎添翼,可以当K出,也可以当10出,甚至可以直接当7出,总之比你手上只有两张尖对子好使多了。 所以从上面可以看出,在那时人们就已经有玩牌技的动作了,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夸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