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碑帖民国拓片价值?

厉莉菲厉莉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从百度知道里看到你的问题的,不知道你问值不值得买还是问有没有收藏价值!如果是前者,我的意见是可以入! 首先,这一本虽说是民国拓本,但经过多年的曝晒,已经相当旧了,有些纸边甚至已经有部分脱落,但整体保存还算完整;其次,虽然它是民国拓本,但却不是“仿清”的拓本(当然,它肯定也不是原碑复拓本),因为当时民国初年,旧碑重拓的风气已经开始没落,大家更倾向于挖掘新碑,所以这应该算是后来出土新碑后的拓本——毕竟时间距离出土也就100年左右,比之唐代、宋代甚至金代的拓本都要新许多;最后,这本拓本的字迹清晰,笔画圆润,正是何绍基书法艺术的特色。

何绍基,字子贞,号伯英,别号东洲草民等。湖南道州(今属湖南省道县)人。晚清文学家、书法家。其书初学颜真卿,又兼习《兰亭序》、《祭侄文稿》,后来遍阅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诸家,最终自成一家。他的书法圆融多姿,尤以行书见长。著有《东洲诗话》《东洲文录》《鹤池词》等。 有清一代,湖南人才辈出,而何绍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少时天资聪慧,6岁能诗,7岁能赋,8岁能书。12岁举神童试,作《岳阳楼记》,颇得张惠言称赞。14岁时所作的七律《题木芙蓉图》,被收录在梁同书的《频罗庵题跋》中。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何绍基考取进士,入翰林院,授编修。此后相继出任陕西巡抚、广东巡抚和湖广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何绍基由礼部侍郎调任刑部侍郎。两年后因母丧回籍。晚年主讲京师书院与长沙城南书院。与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曾李左何”四大名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