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位书法家出过邮票的?
成都有两位书法家入选过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一位是近代的赵熙,另一位是当代的谢云。 赵熙(1869年-1929年)字尧青,一作尧卿、易谦,号仲默,别署诸多,斋馆名众多,晚号“半痴”,四川新都人。
他出生于仕宦之家,其父赵藩是清末名臣,与袁世凯关系密切。赵熙早年随父寓居北京,受业于梁启超门下,后入京师同文馆深造,工诗文,精于隶、草,师法秦汉魏晋六朝碑版书迹。曾担任清史馆纂修,参与编撰《清史稿》。
他擅长隶书,所著《隶书概说》影响很大。他的书法作品被刻成章子,流传至今。 195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人民邮政成立五十周年”——新中国第一代邮政服务员工纪念邮资片,图案就是一组书写着“人民邮政”的毛笔行书条幅。这组毛笔行书条幅正是出自赵熙之手。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期,中国邮政先后发行了四套“毛泽东诗词”邮票,一共十枚,每枚两张,分别选自毛诗十九首,内容都是毛诗词作。其中两套邮票的图章均为“毛泽东诗词”,另一套则为“毛泽东词”。这套邮票的题材和设计者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这四套邮票的作者,实际上只有四人,分别是刘博琴、孙传哲、周慧君和姚俊卿,他们四人当时都是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担任职务,亦算是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了,其中前面两套装帧设计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楚简牍”的封面,都是出自孙传哲先生的篆书手札。而四套邮票中的诗句,均为刘博琴先生所书。
后来为了补充发行的缺口,在1978年间又增发了五款特种邮票,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为主题,其中两款为毛主席题词,三款为劳模大会会场实况,最后一款则是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十枚邮票的设计者和印制者分别为吴建坤、霍维德、杨泽亚、李印生和刘益素,而书写者则是从刘博琴、孙传哲、周惠君和中石等四位书家作品中挑选出来,最后确定了赵朴初的作品。这也是赵朴初先生唯一的一枚邮票。
另一个入选过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的是当代的谢云。 谢云(1932年-2013年)浙江上虞人。1952年入华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中国工人艺术工作室。历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师、副校长,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擅长草书,对于魏碑和北朝墓志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的楷书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行书得王羲之、王献之笔法,草书则取法于二王、张旭、怀素。他的著作有《怎样学写魏碑》、《书法欣赏讲座》等。
1999年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祖国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套票,共十枚,其中有八枚主图为著名书法家作品,分别是:柳倩的草书《祖国万岁》、林岫的行楷《祖国颂》、赵朴初的行书《江山如此多娇》、谢云的草书《腾飞吧!中国》、刘炳森的隶书《复兴之路》、沈鹏的行书《迎接世纪曙光》、张海先生的行草《辉煌历程》和张猛龙的行草《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