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书法家篆刻家有谁?
台湾书坛在现代和当代,女书法家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这里以时间顺序列举几位最有代表性的女书法家。 刘慈欣《全频带阻塞干扰》中提到一个“二向箔”,把地球变成二维平面,把人杀戮殆尽。如果给台湾书界也列出一个“二向箔”的话,刘慈欣恐怕会列这样一条:明清以来,女性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被大幅限制,但书法这一项,由于不依赖体力、不受身高限制,便成为无数女书家驰骋的情调。所以古往今来,台湾地区女性书法家其实都不算少(虽然质量高低迥异)。
1.林秀英(1892-1975) 清光绪二十八年生于台北,民国十三年(1924年)与陈顺葆结婚,育有五子。幼时随父习字,早年得吴兰修指导。其行草书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笔法俊丽;隶书学东汉画像砖,古朴雄强;篆书学李斯《峄山碑》而自成风格。
2.毛晓琴(1908~1963 年) 号石禅,祖籍湖南湘潭。青年时代因战乱由大陆至台湾。曾任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日本书道协会评议员。其楷书学习魏晋碑刻,行书得力于六朝简牍,笔力劲健;其篆刻深得秦汉遗风,为台湾印坛大家之一。
3.孙文妍(1923—1995)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幼承家训,酷爱书画。早年得王冬龄、李正华指导。后于陆维钊门下受业。精研书道,博采广收。尤以小楷见长,风骨凝练。行草宗二王,遒劲流美。亦擅丹青,花鸟山水俱佳。
4.朱丹(1936- ) 浙江宁波人。幼承家教,八岁举家迁居台湾。中学时代嗜读唐诗宋词,喜读李杜韩柳文章。曾就学于台湾师范大学,专攻中国文学。后从著名学者沈尹默先生习书法。其散文文笔清新流畅;小楷取法钟繇,端庄典雅;大楷得力于颜真卿《勤礼碑》及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行书学“二王”及米芾;草书上溯张旭、怀素,下追于右任先生,不拘一格,潇洒灵动。是当代难得一见的才女型的书法家。
5.高信(1946——) 高信女士出身于书香世家,为著名诗人、书法家高雄先生的侄女。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十五岁起师从叔公高景炎先生开始学画,二十三岁时由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又继续深造,得到史学家钱穆和画家赵朴初先生的教导。高信女士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台、港地区以及海外的一些重要展览,还曾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书展,并著有许多关于书法和篆刻的文章。她的书法作品浑厚温婉、自然洒脱,深受人们喜爱。现为台湾故宫博物院顾问、台湾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台湾印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