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书法家吗?
谢邀! 这个题目有点意思,“书法家”这称谓是不是真的恰当呢? 首先,从官方角度看,我国的书法艺术自唐宋以后,就进入了“书家”时代(这个“书家”概念不是指的文学家或诗人);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更是把“书法家”的称号奉为至宝——所以,从朝代更替来看,“书法家”这个名称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如果我们对“书法家”的内涵作一个深入探究的话,就会发现,“书法家”其实是一个外延很宽的称谓。
拿唐代来举例吧,当时的书法家,有皇族成员李白、王维等文学大家;也有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楷书大家;还有孙过庭、怀素这样的草书名家……这些人的字都很好看,可是如果硬要说他们中的哪一个才称得上是“书法家”的话,恐怕谁也当不上。因为“书法家”这个词在唐代不仅指称书坛领袖群体,同时也就包括了所有写字较好的人。
当然,我们可能不会同意唐人那种对所有好字一统看待的偏见看法,但在唐人的语境下,“书法家”这个词的外延确实相当宽广。 时间再往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也是一样。那个时期的书法家,包含了书体上的所有大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陆机、索靖等人,同样没有任何人能够独占“书法家”的称号。
所以说,如果把眼光放到古代去搜寻真正的“书法家”——即那些书法史上的明星人物,那么的确可以找到很多;但如果要把视野放到整个传统文化领域中搜寻的话,那么“书法家”的范围就会宽泛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