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有什么贞?
明代比较有名的书法家有:宋克、祝允明、王宠、文徵明、陈道复、董其昌、王铎、傅山等人,下面简单说说这几位: 宋克,字仲温,号玄贞子,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内)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宋克的楷书端庄典雅,行书婉丽俊秀;亦能诗文,与唐伯虎相交往。《真诰》、《东坡志林》等书,皆为后人所推崇。
祝允明,字伯承,自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学识广博,诗文书画皆精。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颜真卿等晋唐大家,后习赵孟頫法书,最后自成风格,为人称颂。明代中叶以后,文风渐弱,世尚妍美,祝允明的书风正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书法审美上的追求——流畅而艳丽,所以他的书作在当时十分流行,被称为“书家宗匠”。
王宠,字惠恭,号虚舟,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性孤傲,不趋炎附势。他少时天才出众,六岁能诗,尤工书。其隶书学曹魏碑刻及汉碑额,遒劲洒脱;小楷师赵孟頫,清秀圆润;草书得黄庭坚笔法,笔势奔放。然而这样一位有天才、有造诣的书法家却仕途不顺,直至四十岁才考中进士,做了个翰林院编修。
文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明代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继沈周之后苏州画坛的代表人物,与画坛“四大家”——沈周、唐寅、仇英、董其昌齐名,人称“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学养渊博,书画篆刻均精通,书法上尝师法赵孟頫、王羲之,又受李应祯指导,取法钟繇、王献之,最终形成轻灵流丽的个人风格,为明代中后期书家中最为文人化的一位。
陈道复,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明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他与画家徐渭身份相似,也是“青藤门下走狗”——他擅画竹石,尤工山水,亦能草书。陈道复的书法得益于其父陈献章,尽得“白沙体”之三味,又有自己的创新,于方折处多作圆转变化,于整肃中显出飘逸,自成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