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愚人是谁?
“书法家”这提法可能不对(谁规定书法家一定要书家,不能写字?),但提起“愚人”,估计知道的人不多——杨少培先生,号愚轩、斋名愚室…… 他是我的老师,2013年去世的,今年是他去世后第四年。他是我接触到的最好的老师和前辈之一。
我跟他学习书法大概四年样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他还比较健谈,给我讲他的经历,他年轻时候的事和他对书法的理解。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说过下面一段话,当时还抄录了下来。 “学书法要有信仰,要虔诚。就像佛教徒到普陀山,五台山,道教徒到龙虎山,武当山一样。你要选一个大师,或者一本书,作为你的导师或根基,然后沿着这条道走下去。比如你选择王羲之的字做根基,那好,你就要不断地去看他的字,研究他的字,临他的字。一开始也许是你模仿他写字,但是慢慢的你会融入其中,你会被他感染,时间越久,越能体会到他笔下文字背后的情意。” ———————————————————
杨先生晚年得志,自号“晚亭老人”“江南散人”…… 他生前最喜欢李商隐的诗,曾写过一副对联来赞美李商隐的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联中化用了李商隐的两句诗:《锦瑟》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弹一唱忆华年”和《蝶恋花·春景》里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上联描述了李商隐写诗的过程——“铺纸磨墨,提笔抒怀”;下联则刻画了诗人写作时的状态——“凝思,遐想”。 全联含蓄地表达了杨老师对诗歌创作的心得体会。
还有一副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这是他从《红楼梦》里“若有所失”和“执手相看泪眼”两句诗得到的启示。上联告诫人们不要把“苦”摆在旁边,否则只能“苦”给自己看;下联告诉人们,只要把“握”字的两点一捺放下,人生才能幸福。 杨老先生的字,潇洒飘逸,颇有晋人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