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投入有多大?
以刚刚实施的嫦娥五号任务为例,发射场的总体设计 170 人,加各系统负责人组成决策层,约 250 人;指挥控制中心 24小时值守,直接参与和卫星相关的各种操作约 60人(还包括一些后勤保障人员);技术总师及总体设计部总共约 30 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工作和管理;着陆场指挥部有30人左右,负责最后阶段的任务执行——搜索、回收、研究;其他各部门如发射场系统部、测发控系统部等各大约 20-30人,负责完成各项辅助功能和保障任务。
这么一算至少 700人以上,还有更多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分系统的研发、生产。而完成这样的任务,在月球采样后返回地球的 27天里,要消耗约 5吨物资,包括各种食品饮料、生活用品,以及用于科研的样品。这些物质的价值加在一起可能超过 一亿元人民币。
当然这些都是有预算的,而且都是花在明处的,至于暗地里为了这个项目付出多少人力、财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以探月工程的总经费/人均创汇额衡量,中国探月计划约为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十分之一,但却是苏联月球计划的六倍之多。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军实施了水星、双子星、阿波罗载人航天计划,共耗资2540亿美元,是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最大项目,直到今天,其运载能力依然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 而苏联/俄罗斯实施月球探测计划,总共花费1889亿美元,是中国当前探月工程规模的6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