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偏爱玉?
先引用一句名言:“玉乃石之美者,色碧绿;上有彩纹,如图画;其光可鉴发,其声清脆。玉之德润以温,精圆谨厚,有似人之德行” 这段话出自《诗经·秦风》,是评价美玉的著名篇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第一,我国古代就以玉喻德,把温润而泽、精圆谨厚的品德比作为玉的品质;第二,玉是有色彩的,而且可以加工成各种图案;第三,玉的光亮可以照明头发(古人没有镜子)。 今天我们看待玉石的方法已经和古人完全不同了。首先我们在文化观念上已经不拿玉石来比拟道德了,在现代文明中,人们很难想象道德竟然会和一块石头有关系。其次,现在的地质学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的玉石都属于矿物晶体,也就是岩石中的宝石,它们形成的颜色并不是因为含铁量高而导致的,而是由于其中微量元素的作用而产生的,如绿色的翠玉属于硬玉,含有较多的铬元素,红色的翡玉就属于翡翠,含钠较高。至于白色或者浅色的玉,则是色浅的硬玉或软玉。
不过,虽然我们现在看待玉的看法已经和古人迥异,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对玉情有独钟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权利和财富。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和王冠都是权力的象征,而在现代社会,那些雕刻着龙图案的玉制品也代表着富贵荣华。尽管现在社会地位高低已经不再用玉来表征,但人们依然喜欢玉是因为它意味着荣华富贵。 第二,玉是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的载体。一方面,玉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交易买卖,另一方面,玉所代表的意义——幸福、平安、尊贵都带有精神色彩。所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玉是一件兼具精神和物质的商品。 第三,玉是一种含蓄的美。古人说的好,君子比德于玉,人之一生应该像玉一样拥有美好的人格。这种人格不是显露在外面的,就像好玉需要琢磨,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最质朴的美。 第四,玉是一种恒久的材料,既可以世代传承下去,又可以融入当代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