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协会员有用么?
我父亲92年离休,当时年纪已经较大,但仍然想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就填写了一份入会申请表交上去(注:当时的主席是沈鹏)。几个月后通知他前去面试,由于身体原因没有成功,但当时已经有了中国书画家协会的会员证书。后来过世了,我们整理遗物的时候在夹缝里找到了这个证。 最近看了知乎里的许多文章,让我对父亲以及他的那些老伙伴们所经历过的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珍惜父母留下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中国书协的会员证还是有一些价值的,对于我的父母那一代人来说,尤其如此。 从社会地位来说,我父亲是工人,进过厂、下过岗然后再创业,从社会最底层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从个人成就方面来看,我母亲的书法在当时也是享誉盛名,虽然都没有成为中国书协会员,但都是所在协会的常务委员和理事,个人作品也曾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
从政治层面来讲,我父亲的入党申请书经过层层转达最终到了党中央手里,党的回信中对他的评价是“思想上进,工作积极”。我妈妈是党外人士,但也曾经担任区政协委员,市妇联执委等职位,为地方和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书协和各行业协会的会员身份其实是一种认可和肯定,这种价值超越了她作为一件艺术品本身的价值。 当然,对于现当代的年轻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他们那一辈人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下乡、毕业分配等等时代大潮,在艺术上受到诸多限制的同时,能够进入中国书协这样学术机构已经是很难得的机会了,所以这份会员证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