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销瓷又叫什么?

钮礼安钮礼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外销瓷器”这个名称实际上是个很暧昧的称呼,它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指制造出来供外国人购买的瓷器; 但问题是,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是广东的佛山镇和江西的景德镇,而当时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瓷器是非常推崇的,有不少中国瓷器是在海外被拍卖的;

二是指用西方人的眼光对瓷器所做的审美判断——即所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这种看法事实上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中国人(特别是文人)对瓷器的鉴赏能力。 所以,严格说来,“外销瓷器”这个称谓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比如乾隆皇帝的洋漆盘),中国传统陶瓷器并没有刻意按外国人的审美喜好来设计造型。

我认为,传统的中国陶瓷设计师(无论是景德镇的还是佛山镇的)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其实是不考虑外国客户的具体要求及偏好(当然,考虑到国际贸易的惯例,他们肯定要满足外商的一般性需求,如器型规整、无脱釉漏烧等);而是从中国人的美学角度出发,挑选原料,设计纹样,塑造形制,并经过高温焙烤成型的。

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中国传统陶瓷器的外销,应该说是一种文化输出,而不是简单地迎合外国人的喜好。 总之,关于中式的(含外销瓷在内的)陶瓷器皿的造型,有三个重要来源: 一个是青铜礼器;它们奠定了中国建筑与家具的基础,也间接影响了包括饮食器具在内的一切生活器具的风格;

另一个是汉代的陶俑和马镫;它们影响了瓷器造型的两个重要因素,即“足”和“腹”的形状;

还有一个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外来文化,主要是西域的胡人骑射、胡腾舞及印度佛教艺术等,这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敦煌壁画);其中,尤以胡腾舞对中国舞蹈及乐器影响巨大;而传来的印度佛教艺术,虽不能说对中国完全照单全收,但也足以影响中国艺术的创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