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八什么蕉?
应该是“八蕉图”,不是“八什么蕉”... 这副画是清初画家恽寿平的《临宋元明四家画册》中的一开,题目是他自己起的——“八香蕉图”。 画面上是8根绿蕉,2个黄香蕉和1串红荔枝(这个真的狠)。其实这副画的创作背景非常有意思——他老师要他临摹古人作品,但恽寿平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啊!所以他就一边模仿一边加入自己的创意,于是就有了这幅“八香蕉图”。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强调个人风格、个人意趣的发挥。比如同一个题材,不同的画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手法;而同样的手法,不同的画家也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效果,让每个欣赏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但是,这种百花齐放的另一面就是五花八门,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辨别好坏,分辨风格。 而这一副《八香蕉图》在技法上虽然还显得稚嫩,笔墨也稍嫌单薄,不过已经能够看得出后期水墨画的韵味了。特别是叶子的处理,半透明且有墨色的浓淡变化。这是很能引起我兴趣的地方,所以我多停留了一会研究研究。
除了叶子上的功夫之外,这幅画的构图也很值得玩味。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被一根红荔支撑起,上面的两枚香蕉叶作为补充。下面4根绿蕉则在叶根处用淡墨晕染,与上方的叶片形成远近虚实的关系。至于最底部的两根小蕉树则作为画面结构的框架,起到了稳定作用。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和谐有致。 如果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整幅画太“净”了,感觉缺少沧桑之感。就像一个人不管怎么打扮都掩饰不住满脸的青春痘一样。当然这也是由作者的个人气质决定的——他是“扬州八怪”之一呀!如果这幅画上能增添一些“残破”效果,那么也许会更加完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