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还出版吗?
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我在中国版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吧! 中国版画有过“五四”运动时的兴盛时期,曾经出过《新青年》、《文学》、《晨报》副刊等很多的刊物,刊载了许多优秀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当时也曾风行于海外;但是后来由于文化政策的调整,几乎所有的报刊都开始停止刊发版画作品了。虽然20世纪80年代后又有所恢复,但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中国版画的第二次鼎盛时期应该算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我正在河南师范大学(原新乡师范学院)读书。学校旁边有河南省图书馆和新乡市图书馆,两个图书馆外文文献部的书都非常的全。每个周三下午,我都会去省图或市图借阅一些国外的版画集。省图的二楼有一个小咖啡厅,环境非常的好,我经常在那里看版的书籍和资料。有时候在咖啡馆里一呆就是一天,一看就到晚上。
1990年,我从河南师大毕业到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工作,因为单位离省图书馆很近(现在改建为豫博文创大厦了),所以仍习惯每周三去借阅图书。我发现在外文文献部对面的报纸期刊阅览室中,有不少的版画家在这期间经常过来翻阅杂志。有一次我去得很晚,只剩下最后两本杂志了,我就问有没有人买这两本书,我想加价购买。版画家说,这本杂志他们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想看看新的杂志,于是我就给他们拿了新的杂志来。
记得有一期的《美术》杂志中有孙津文的《现代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绘画影响的反思》一文,文中提到: “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新一代绘画,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油画家们,已经逐渐地摆脱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实际上,早在八十年代后期,当西方的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还在展览、研讨塞尚、梵高、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的作品时,我们的青年艺术家就早已脱离了这种影响……” 我看着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我手中的杂志,脸上流露出欣喜的表情,于是我心中也感到特别的高兴。他们中有的人看后甚至把杂志放到了桌上,然后拿出纸笔开始画画——他们在书上作了标记,并把这些页面折了下来,准备临摹。看到他们作画,我又很自然的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