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的紫色是什么?
在自然界中,只有极少数的宝石种类,如紫水晶、海蓝宝等,其色彩是由内部色素离子浓度不同而决定的,这些颜色的形成明显受到后天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宝石的颜色则是由晶格缺陷引起的,这种缺陷称为色心。
其中,钻石的黄色是因为碳原子排列紊乱导致电子云密度变化而产生,而红宝石中的红色是由于铬元素取代铝元素的位置而产生。 而对于翡翠而言,绿色是因为其中的铬元素导致的,也就是说,如果铬元素含量增加,翡翠就会呈现更为浓艳的绿色。但是,如果铬元素含量过多的话,形成的翡翠会发“死”,即颜色灰黑,没有生机,价值也就大大降低。 有趣的是,虽然铬元素会导致翡翠呈绿色,但是在自然状态下,铬元素并不会直接进入翡翠的晶格结构之中。所以,想使翡翠变绿,就必须得让铬元素与钠离子进行置换反应,形成Na2CrO4,然后才能进入晶格。所以,含有铬元素的矿物,经热水浸泡后,就可以释放出二价铬离子(因为水中的钙镁离子可以跟二价铬离子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从而被浸入溶液中。随后,在溶液中,二价铬离子又被氧化为三价铬离子,进而沉积在颗粒间隙,从而使得翡翠呈现出鲜艳的绿色。
不过,这种化学作用形成的绿色是非常不稳定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褪色。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翡翠手镯或者挂件,刚刚买回来的时候颜色很正,过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发黄或者发黑。 其实,除了铬元素会影响翡翠的颜色外,其他的微量元素也会影响翡翠的颜色。比如,钛元素会使绿色的翡翠变得更加艳丽;锰元素则会形成特殊的紫罗兰色彩;而铁元素则是形成黑色翡翠的主要元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种各样的元素都会影响到翡翠的颜色,但是,影响最大最明显的还是铬元素。一旦铬元素的含量增加,那色彩的饱和度也会大幅增加。在鉴定翡翠的颜色时,只要确定了铬元素的存在,那其他颜色的来源就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