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两个字区别?
这两个字其实意义一样,只是使用的场景有些区分! 「翠」字的使用场景更为广泛一些,可以形容一切颜色鲜艳、明亮的宝石,而除了红绿二色之外,其他色彩饱和度高的宝石都可以称为「翠」。所以从字面上理解,「翠」字似乎比「翡」字更为通用。 但实际上,「翡」才是对大部分宝石的描述,因为红色是大部分宝石中最高饱和度的颜色,而绿色则属于次高峰。因此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宝石,用「翡」去形容会更加准确。(当然,这里排除那些经过人工优化处理过的宝石)
所以如果拿一个未经过优化处理的蓝绿色橄榄石去问行家,行家大概率会回复你是「翠」,但如果换成一颗高色的红宝石,行家则会回复你是「翡」。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 「翠」字可用于所有色彩艳丽夺目之宝石;但「翡」却只用于部分红黄色调(偏橙色)的宝石。
还有一个概念需要大家了解,那就是「色度」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应用于颜色方面。 可能大家经常看到「三度色」这个词,这个「三度色」便是指的颜色「强度」,也即是说,从0度色到12度色,这中间有13个强度等级。而每一度色之间,其实存在着256个色调变化,所以13个强度的0-12度色一共可以组合成499种不同的色彩变化效果。 而「四度色」的概念则是来源于宝石学界,指代的是从0度色到18度色,共19个色相。同样每一度色之间存在着176种色调变化,所以19度的0-18度色,一共可以组合出3481种不同的色彩变化效果。 这个概念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更细致地描述色彩。例如对于黄色调(暖色系)的宝石而言,从浅黄色到深黄色,一般来说可称为「四度色」的变化;而对于冷色系的宝石来说,从浅蓝到深蓝色,一般可称为「四度色」的变化。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无论是「翠」还是「翡」,其实都仅仅表示色彩的强烈程度,并不意味着具体的颜色方向。也就是说,「翠」字可以作为多个色彩方向的统称,而「翡」也只代表红黄调宝石中的其中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