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白玉哪个更易碎?

苑雪琛苑雪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比较简单,但影响因素又比较多。 先放结论,在其它条件接近的情况下,籽料白玉的脆性更高一些,更容易出现碎裂的情况;而天然翡翠出现碎裂的概率则没有那么高。(这里所说的“籽料白玉”是广义的定义,并不局限于白玉中的羊脂玉) 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会发现影响翡翠和白玉耐久性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因素对于两种玉石的影响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如果仅从概率的角度来讨论哪种玉石更耐久是没有意义的。

下面想和大家详细聊一聊“韧性和脆性”的问题——这是衡量玉石硬度的一个标准(还有一个叫显微硬度单位,不过一般不用这个指标来表示玉石),就是当外力作用在宝石上时,它发生破坏的形式。 如果一种宝石具有较好的韧性,那么在外力作用下,它就具有较强的抗破碎能力。

而具有较好韧性的宝石,往往都具有较大的结晶颗粒、良好的镶嵌性能以及良好的抛光效果。相反,如果一颗宝石的韧性强差,那么它的破碎形式就相对比较明显——往往是出现断口,且断口处棱角分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宝石的韧性强差,那就说明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从而导致了内部结构的疏密程度比较高,因而透光性就会相对较差。反之,若一个宝石具有较好的韧性,那么它在受力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裂纹,但一般来说不会整体崩解,且其透光性也会比较好。

虽然从理论来讲,韧性与宝石的致密程度有关系。但是实际上影响因素很多。例如,玉石在形成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周围的地质压力较大,那么可能它的结构并不会很紧密,反而会因为存在大量的间隙而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这样的玉石相对来说比较细腻且油润,同时具备很好的韧性。

当然,这种因为周围环境影响导致的韧性与致密度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且,对于不同的玉石品种来说,这种规律性也并不一样。例如,我们在评价一块和田玉的时候,会经常看到“细糯、细度佳”等用语,这里的“细度”其实就是指玉器中晶体颗粒的粗细程度,它与韧性的关系可以说是成正比。然而,这种关系的方向是在特殊条件下才成立的——即周围环境对玉石的品质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在现实情况下,周围环境总是对玉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不能单纯以“细度好”来断定一块宝玉的韧性就好,更不能用“粗粒”来认定一块宝玉就不耐久! 因为,对于玉石而言,最重要的是材质,而不是工艺。所以在选择玉石原料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质地,其次才是颜色,最后才考虑尺寸、形状、瑕疵等方面。

卜原浩卜原浩优质答主

白玉的莫氏硬度为6.5,翡翠硬度在6.5至7之间,翡翠略高于和田玉,所以翡翠相对更耐磨。但是,白玉的韧性极高,而翡翠属于脆性宝石,这是翡翠与和田玉最重要的物理特性差异。另外,和田玉的密度为2.90至3.07,翡翠的密度在3.25至3.45之间,翡翠的密度更高,触感也更重。

从以上指标不难看出,与翡翠相比,和田玉更像是“绵里藏针”的女子,她触感更轻、更脆,但“韧性”极高,即抗折断能力极强,所以很少有碎裂,有的仅是一些裂隙;而翡翠更像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硬度相对稍高,脆性强,所以很容易出裂。

尽管翡翠更容易开裂,但就其成品而言,品质上乘的翡翠,其净度明显高于和田玉,裂隙与瑕疵更少,尤其是玻璃种翡翠,水头足、净度高,通体清润如水,冰清透彻,彰显出翡翠独特的风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