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是怎么进入中国?

杜守业杜守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在清末民初的“南缅铁路”通车以前,从云南腾冲到缅甸密支那(原为英国殖民地,如今为缅甸第二大城市)有一条土路,沿途要翻过几座大山,穿过原始森林,由于人烟稀少,森林里有很多野生大象,很多盗宝者就利用大象的嗅觉找寻珍贵的宝石和玉器。有些运气好的商人能买到品质不错价格公道的玉石,而有些人却空手而归。 这条古老而神秘的“玉石之路”至今仍存在着。

2、通过边境小道,用摩托车、拖拉机等运输到我国境内,然后转运销售。 由于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接壤,又由于地形复杂,边界线很长,因此经常有毒品、玉石等各类违禁品通过这样的途径走私进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过来的玉石都是非法得来的。也有正规购买的,不过比较少见。

3、海运,有的商家直接从海上运来。目前我接触到的买家主要是做欧洲市场的,他们有的是直接从源头购买,也就是刚开采出来的玉矿,然后海运到欧洲销售;还有的是买回国内加工然后再出口欧洲。 这类货品一般数量不多,质量尚可,价格相对便宜。

奚华奚华优质答主

在800年前的云南,有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叫做“南方丝绸之路”。在这条贸易通道上,居住着世世代代从事经商的民族马帮,他们常年游走在深山丛林和险峻的茶马古道之间。

上世纪初,当玉石商人把第一块翡翠运到德宏的蛮莫(今属瑞丽)时,由于当时还不认识这种价值昂贵的玉石,当地商人就用当时流通的主要商品——“木碗”和“紫砚”与其交换。

1944年底,滇西抗战胜利,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公路恢复通车,瑞丽与缅甸毗邻,国门开放,商贾云集,翡翠交易空前兴盛,珠宝商将大量翡翠原石贩运到国内各地加工并转卖到国际市场,一时间,瑞丽成为“小上海”、“金腰带”等盛名开始传扬。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一些原因,翡翠交易趋于沉寂。改革开放以来,中缅两国边民贸易日益活跃,翡翠交易市场再次复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