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扳指存世多吗?
柳箐最佳答案
我手上有一对清末的绿翠扳指,想了解一下现在的市场价格. 请教各位大师 !? 这是一对典型的晚清民国时期的缅甸A货翡翠扳指。用料扎实,颜色翠绿,局部有淡褐黄色水头(俗称“苍蝇腿”,是天然色差形成的,并不是瑕玼)。
由于当时的雕刻水平所限,这对扳指的造型并不规整,器表也不够光滑。但正因为如此,才使它们看上去多了几份拙朴、几份自然。 现在,很多新开发的玉石原料都存在于古矿山中,这些古矿山一般都被淤泥和水流掩盖,只有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才能发现。
早在1984年,在云南腾冲一带就发掘了一处明代的古采矿遗址,共开采出玉矿石500余吨;而到了2004年以后,在辽宁阜新一带也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明清时期采掘的玉石料和玉器半成品。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带颜色的老坑玻璃底翡翠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品质好的已经很难得了。
个人认为,一对这样的老坑翡翠扳指,目前的市场价应该在1万至3万元之间。 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自己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比如用玉石材料制作各种挂件或把玩件。其实,在以前也有这种做法。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官员因为犯了错而被贬到新疆去任职。
这位官人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玉石材料,并用这些材料加工成各种饰物。当他来到新疆后,竟然利用自己的权利大肆采集本地的玉石材料,用来制作自己喜爱的玉器。
清代中期,皇室的追玉热潮带动了整个社会对玉器的追逐,使得玉器的制作繁盛臻于巅峰,其造型纹饰及工艺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其中玉扳指就是这个时期典型的手把件玉器之一。
扳指是拉弓射箭时扣住弓弦的器具,古人以象牙、白银为多见,后以玉器相代,清代成为满族王公大臣、文武官员及汉族士大夫们追捧的佩饰时尚。扳指在清代不仅是佩戴的装饰,更多的是“闲来好玩儿”,成为清代男子的把玩之物。因此,清代的玉扳指与前代相比,制作日趋精美。乾隆时期,清政府平定了西北,为玉雕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玉石原料,玉器制作进入全盛时期,玉扳指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制作更加精致,样式更加丰富。材质多用和田仔玉,白玉、青白玉、青玉为常见。在制作工艺上,清代玉扳指集圆雕、浮雕、镂雕等工艺于一身,图案纹饰也日益多样。
清代是翡翠真正进入中国的时期,虽然在清代翡翠的使用上还是有所限制的(通常一品官以下非经皇帝恩赐不许佩戴或使用翡翠器物),所以目前传世的翡翠作品相对而言并不多。
这件翡翠扳指呈筒形,上下口齐平,圆润光滑。质地半透明,以黄褐色为主,呈斑或丝状,深浅不一。口沿处绿白相间,内壁有絮棉状“脏”。
扳指器型简单,做工也不甚高明,但因翡翠原石极为难得,故一直被皇室或达官贵人等极少数人所收藏,并未大量制作与流传,所以,传世的清早期翡翠扳指甚为少见,极具收藏价值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