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苍蝇翅指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苍蝇翅”。 行内人称之为“翠性”或“苍蝇翅”,其成因是由于宝石晶体在晶格上排列的方式导致透射光经过晶体表面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形成闪耀的亮片,有如苍蝇翅膀。
由于这种特征为宝石独有,且极具辨识性,因此常被用来作为识别天然翡翠的依据之一(但请注意,这里的“依据之一”并不代表唯一性)。 当然,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具有翠性的宝石都是天然翡翠。因为有些人工处理过的翡翠也会具有翠性,譬如B货、C货翡翠往往都会通过浸蜡等方式增加光泽,进而使得此类翡翠出现明显的翠性。不过这类翡翠的翠性较为松散,缺乏质感与灵气。
另外,虽然天然翡翠和人工处理的翡翠都具有翠性,但前者中的翠性是闪亮的、质感的、灵动的;后者中的翠性则是僵硬的、无神的、呆板的。这一点也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两者的重要依据。 上图展示的就是天然翡翠的翠性和B货/C货翡的翠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在于,由于“苍蝇翅”是肉眼观察得到的,而观察角度不同会导致“苍蝇翅”的出现与否以及出现形态有所差异,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看到“苍蝇翅”就认为该翡翠不是天然翡翠。
裴航优质答主1、翡翠苍蝇翅出现的原因
翡翠苍蝇翅是由于硬玉矿物解理裂隙与光的反射作用造成的。硬玉属于辉石类,它的形态多呈现柱状、粒状或纤维状的晶体,它的两个(010)面为解理面。这些解理面是天然的镜面,在灯光的照射下,能产生较强的反射,看起来就会出现类似苍蝇翅膀的效果。出现“苍蝇翅”的多为玻璃种至冰种的翡翠,在次一些的翡翠上出现较少。
2、翡翠苍蝇翅的特点
“苍蝇翅”的形状基本上是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它的大小、厚薄及颜色深浅是不同的。厚度薄、颜色浅的“苍蝇翅”,其反光性强,呈银白色;厚度厚、颜色深的“苍蝇翅”,其反光性弱,呈铜青色或铜黄色。玻璃种至冰种的翡翠肉眼里观察“苍蝇翅”比较困难。在10倍放大镜下,能看到“苍蝇翅”呈长短不一的片状,其长短在0.5~3mm之间。 “苍蝇翅”多出现在冰裂纹的裂隙中,在“石筋”附近也常出现。
3、仿造翡翠的“苍蝇翅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仿翡翠、冒翡翠的品种,如马来玉、水沫子、澳洲玉等。鉴定翡翠时,对这些品种要仔细加以区别。这些品种与翡翠的主要区别就是肉眼看不见“苍蝇翅”。水沫子由于含有纤维状电气石包体,在偏光镜下旋转时会出现四明暗的现象。而翡翠不但有“苍蝇翅”,而且在偏光镜下,还可以见到(010)面发生四明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