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代老翡翠?

涂玉玉涂玉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新货”、“A货”、“B货”等概念是业内一些人士自行提出的,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文件采用这些称谓。 严格来说这些并非行业的统一标准或术语,其内涵也不尽相同。 目前,业内对“新货”的理解比较普遍。即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的翡翠。而未经人工处理,天然形成的翡翠则称为“老货”。 但业界也有将“新货”称为“C货”的,将其定义为颜色加深加绿的翡翠。而将“老货”称作“A货”,它的颜色应是自然色(包括淡绿色)。

关于“A货”还有一个公论,即只论种水,不论颜色,它是优质翡翠的代名词。所以这种说法也较常见:只有天然未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处理的翡翠才是“A货”。 那“B货”呢?它指的是经过酸洗充填染色的翡翠。这种处理方式一般会导致翡翠结构被破坏,产生内裂,影响牢固性,从而降低佩饰的保值、升值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新货”还是“老货”,只要是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都可以保证其天然的属性,即自然界原本有的色彩和结构。这是衡量翡翠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皮茭溟皮茭溟优质答主

清早期(约1644-1722年),民间尚不知翡翠为何物,只有仿痕都红的宝石和玛瑙首饰,以及颜色浅红浅绿的低档翡翠和少量的白阳绿(指白色硬玉上带有团块状的翠色)。翡翠首饰少而且形制单调,多为朝珠,或平扁无花纹的簪钗、手镯、别针等饰件为主。

清中期(约1736-1820年),翡翠在清宫大受宠幸,上层社会掀起一道翡翠热,出现了使用翡翠首饰的高潮。此间,首饰用的翡翠原料质地细密,色深艳,玉雕艺匠制作也精湛,因此制作的首饰精美。

清晚期(约1851-1911年),由于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封建统治阶级土崩瓦解,清朝气数已尽,国力衰微。翡翠首饰的使用与前朝大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呈江河日下之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