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大料怎么切好?

班丽阳班丽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有点外行,就象在问一块石头该怎么切一样。 首先,我们要知道,翡翠原石是经过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形成的天然宝石。它形成的温度压力环境决定了只有表皮比较薄且具有韧性的部分才能形成翡翠。我们可以把裸露在原表面的那层皮看作是翡翠的“皮肤”或“表层”,这层皮很薄,大概几十微米厚(用高倍放大的显微镜才能看到),它是原生矿床经风化剥离而形成的;而“肉”就是矿物结晶体,是翡翠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形成的。

我们看到的那些颜色就是原生的色素颗粒在显微构造中的分布状态。这些色块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不规则状的、有条状的、也有团状的。它们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因排列顺序不同形成的。如果排列紊乱,就会形成团状或者条带状色彩,反之则成为斑点或雾状。 我们看一块原石首先要仔细观察表面皮壳的特征,其色泽、油脂、蜡质以及质地等情况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判断的大致依据,比如: 1.外皮颜色 一般情况,外皮颜色越绿质量越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还要结合其他因素来判断。比如:

2.黑斑 黑斑是指分布在表面浅表的黑色物质。它是由铁锰氧化物或其他矿物质染污而形成的,通常颜色较暗,缺乏鲜艳的颜色,但有些特殊类型也可呈现出深绿色。 对于黑斑的存在与否及多少,对原料的价值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工去掉一部分,使其不影响美观即可。但如果是浸色的材料,由于颜色已经进入到内部,就很难去掉了。

3.黄雾 黄雾是指覆盖在翡翠原料表面的淡黄色凝石化薄膜。它是不透明的,而且有一定的韧性和光泽,用手指弹动会有反应。黄雾的存在说明该原石经过高温高压的形成过程,是内生成因的外露。对于优质翡翠而言,有黄雾伴随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增加了材料的稳定性。但如果黄色过浓,并且包裹在绿翠之中,则会降低绿翠的美艳程度。

4.绺裂 原石都有可能存在裂纹,只是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各有不同罢了。有些是原岩破裂形成的断口,这种断口较规整,且有一定韧性,处理时可以通过雕刻师的艺术手法加以掩饰;但也有个别情况难以掩饰的,这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些原石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蜡质层,这是为了避免原材料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作用,从而失去光泽,变得黯淡无光。

邴弦彤邴弦彤优质答主

一、看颜色

颜色是翡翠价值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翡翠大料的价值同样如此。首先翡翠大料的颜色必须是正、浓、阳、均的绿色,颜色不够饱满或者不够正的绿色,价值都会大幅地下降。有黄秧绿或者葱心绿的翡翠大料价值相对较低,但仍然可以制作吊坠。而紫罗兰色和芙蓉色的翡翠大料,制作成品价值相对较低,但因为这两种颜色属于稀缺色,即使价值偏低也仍然具有收藏意义。

二、看种水

翡翠大料制作的成品有摆件、山子雕、挂件、吊坠、手镯等形式,如果是制作摆件和山子雕,翡翠大料可以不用追求太好的种水,糯种和细砂种可以制作出非常好看的艺术品。如果是制作挂件、吊坠和手镯则尽量选择冰种玻种玻璃种的质地,水汪汪的冰种翡翠大料制作出来的挂件吊坠非常漂亮。

大料翡翠的镯芯厚度需要大于4毫米,这样在制作出20毫米左右宽的镯芯后,加工打磨后还能剩余3毫米的厚度,这样的翡翠镯芯才可以通过后续的车花等加工,制作出品相佳、价值高的成品镯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