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灾戴什么翡翠?
这问题问得,仿佛玉能避邪一般。 不过,古人确实用玉来避邪——用玉做成的佩件随身佩戴以辟邪。 如《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诸沃之野……其物莫可殖,其色莫可画”。这里的“沃之野”可能位于今天伊朗的瓦罕盆地,古书所说“其物莫可殖”的怪物,据说是长得很像野兽而“人面”“两角”的形象(“异形类兽”),据说是住在“诸沃之野”里的部落认为他们的神灵就长着这样的形状;而“其色莫可画”是说这种怪物的颜色,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 我们现在来看,所谓的“两角”很可能指的就是牛角的形状,“人面”应该是指人的表情(面带笑容),“异形类兽”可能指的是公牛的形状。这个奇怪的动物就是长得很像雄性公牛的形状,带着微笑的人面,头上还有一对牛角状的东西。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其物莫可殖”似乎是指这怪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一种想象的动物。
《山海经·大荒西经》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这里的“凤鸟之卵”又作“凤凰蛋”,同样被当做祥瑞之兆。 这东西长得也像雄狮子,不过脑袋上有两只犄角形的突起而已。 这种雄狮形态的生物,在汉朝的青铜器上经常出现,被称为“辟邪”。
东汉文学家王逸注释屈原《离骚》时提到过“辟邪”:“《离骚》之文,明君臣之分,广贤臣之德。谓神农、黄帝有不妒之妻,后稷、契父有成命之子。龙旂阳阳,和铃锵锵。仁而不凶,宜受福祥。谓之‘辟邪’者也。” 他说的“辟邪”就是“麟趾璜生,白雉降堂。戴胜升箕,孔雀侍房。竹苞松茂,夫人攸克。酒醴如饴,福禄延绵。黄鹄下翔,鸡栖夜郎。神龙蟠虬,白虎伏彊。苍鹰击泽,锦鸳游塘。青牛驾车,朱雀为翔。嘉禾亮节,芝草云乡。凤凰来仪,日月光辉。” 的首尾部分,可见这玩意儿确实是凤皇和辟邪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