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看种还是水?
我做过一段时间卖翡翠的生意,所以对此有些了解。 先说一下自己的结论:买翡翠,首先看的应该是种,其次才是水(润度)和色。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在所有的评价标准里,种的稳定性最高,也最难伪 造假。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啦~你拿出两块天然翡翠,一块是糯种,一块是冰种。无论你怎么打磨、怎么抛光,它们的种永远都是糯种或冰种,很难改变。就算磨掉表面的一层,让它们“露胎”(也就是露出里面的结构),从外面也很难区分它们是糯种还是冰种。除非你拿在手上下点工夫~ 所以买翡翠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它是糯种还是冰种,甚至是玻璃种等……
接着就该判别它的颜色了。当然,如果它是无色透明的水料(比如糯种或者冰种),那就可以直接判断为可以接受的范围了;但是如果是有色的,就需要好好判断一下颜色的饱和度以及分布状态了。比如下面这个翠友买的糯种佛公,虽说颜色比较鲜艳,但是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有绿根(绿色延伸扩散的样子)。这样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当然,种再老,水头再好,如果有色差或者绿根,那么也直接减分了哦!
最后需要判断的就是它的瑕疵了,主要是看白点和黑点。当然,如果有灰褐色的土浸斑,那就更不值得买了。 如果上面几点都符合你的审美和要求,那你就可以愉快地下单购买了。 但是如果你遇到了下面这种情况,那就要打住了!千万不要因为价格便宜而冲动购买啊! 这是天然的吗?看起来就是人工处理过的嘛!不要买! 我遇到过很多人,拿着这样的东西让我帮忙看看值不值,我说不值得,他们问为什么?难道不是因为天然吗?我的回答:因为自然状态下它是这样的▼ 而经过处理的往往是那样的▼ 你说自然状态下的这种能值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