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见光不死?
“见光不死”其实就是一个形容翡翠品质很好的词儿,它的完整表达应该为“种老肉细、水头足、颜色阳、分布均匀、见光不死”。 这里面分别讲的是五个方面:
1.种老:指翡翠的种质老化,一般有“种”的翡翠都可以做到“见光不死”。在强光照射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珠宝的内部结构,也就是晶粒交织排列的状态,如果有注胶的话,也可以观察到胶的存在。但如果是劣质的豆种或者糯种,其内部的杂质矿物就会暴露无疑。当然,有些特殊的品质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冰种的玻璃光泽很强,看起来也接近透明,经过强光手的照打,也是可以看清里面的结构,从而判断其的品质的。(左图为天然翡翠,右图为B+C货)
2.肉细:主要是指晶体颗粒的大小以及细腻程度。一般来说,如果翡翠的肉质非常细腻,颗粒感很弱,那么光线能够在其中来回反射,视觉上自然感觉通透许多。
3.水头足:这里的“水头”并非指真水的含量,而是指翡翠的透明度,即有无肉眼可见的杂质矿物。水头足的凤尾竹,不仅看起来清新淡雅,而且具有灵动的质感。而水头不足则显得浑浊无神。(上图左侧为水头足,右侧为水头短)
4.颜色阳:指的是绿的颜色要艳,而不适合淡绿或者灰绿等色调。这里所说的阳,和我们常说的“色阳”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指的是鲜艳程度,前者则是强调明亮的感觉,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5.均匀:这主要说的是绿色调分布的情况。好的翡翠颜色是要浓淡适宜,均匀适中。如果绿得过于浓郁集中,那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均匀”了。
6.见光不死:这是以上五点的综合结果,只有当一种翡翠同时具备以上所有条件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见光不死”。这也是我们对翡翠材质要求最高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