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意都有哪些造型?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或古装剧里看到人们手持“如意”,或者把它作为馈赠的礼物,或是作为权利的象征。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制成的呢?其实,“如意”是玉雕作品中传统的吉祥装饰题材之一,也是人们最喜爱的吉祥物之一。 如意最初的样子,其实是古人用来搔痒的工具,由“笏”演化而来。因为古人有“执笏”的习惯,上朝时手中必须拿着笏板,于是渐渐有了现在的形状——一根短棍,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极了古代的笏板。
到了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如意的两头雕刻上花纹和图案,这样就更美观漂亮了!至于材质嘛也有要求,一般是用玉制作的,当然最好的就是新疆和田玉,并且要把玉的纹理修饰成“丝纹”状,这种纹饰叫“水浪纹”、“水波纹”。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几种常见的如意造型吧! 有的是两端的宽度相同,中间呈圆柱状,且雕有花纹,类似这样的: 有的则在中间打洞,做成镂空的效果,类似这样的: 还有的在中间挖洞的同时,在两侧也各挖出两个孔,做成多孔的形状,类似于今天的牙签,不过比牙签要更细一些,叫做“剔根竹节签”,或者“十棱剔根竹节签”。因为上面会雕上竹节的纹路,所以也称“竹节签”。 除了以上四种比较常见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品种,比如“琴形如意”,这是将琴弦取直拉长,再镶嵌上宝石做点缀,小巧玲珑又精致可爱;还有“桃形如意”,下端像桃子,上面用金丝镶嵌出装饰图案,线条流丽,非常华美;另外还有“葫芦形如意”“蟾蜍形如意”“摩羯形如意”“梳形如意”……真的让人看的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