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绵团特别多?
这个“非常多”是怎么多的呢,是相对于多少呢?一个两个多那还说的过去,几百个几千个那就是货主故意弄的噱头了(当然这些用词可能不太得当,不过希望懂的人别杠我) 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这玩意儿到底要不要得。行内和行外对于翡翠的评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就拿种水来说吧,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种水越好价格越高,但是在行内的认知却不是这样的,例如把下面这块料子切成薄片做成戒面卖出一个比同尺寸的玻璃种阳绿挂件还要高的价钱,有人会买吗?买的人是肯定有的,因为在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人对于种水的判断标准是跟大众不一样的。
所以题主所说的这种棉团很多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很多,另外一种则是看起来很多。第一种真的很多的情形下,就要分情况讨论了,这种原石可能是从山上掉下来的,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矿物质的沉积而导致其中一部分的透明度变差,形成了所谓的“棉”,这种情况其实在低档的原石中是很常见的,但是这种原石的取货率很低,能切出来的材料极少,基本上切掉了就只剩下渣了。还有一种则是晶体结构导致的,这种情况下,虽然看起来很影响观感但是其实是不影响取件的,有时候甚至连雕刻师傅都省去了打磨去棉的操作,直接在原料上雕花,比如下面这种: 这种原石的来源可能是河床的玉石砾石层中的,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河流冲刷而形成的表面圆润的原石,这样的原石由于有风化作用,里面的矿物元素已经充分软化,所以加工起来非常方便,即使用铁锤直接敲也不易崩块,不过这样的原石往往种水不好。
那么第二种看起来很多的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也很好识别,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原石一般都会有很大的裂,而且是沿着纹的方向进行切割取件的,毕竟要是没有裂纹的话,谁也不会浪费这样一块料子。 所以啊,题主所说的那种有很多绵团的翡翠实际上有可能是两种,一种是真正很多的那种,另一种则是看起来很多的那种,如果是第一种的真正很多的,说实话,这种料子是非常不值的,根本不值得花功夫雕刻,就算是雕刻出来了效果也是差的不能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