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能辐照吗?
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辐射”和“辐照”。 “辐射”(radiation)指的是电荷或粒子在空间或时间中的移动。而“辐照”则是指带电粒子或光子(电磁波的最小传播单元——量子)被加速到足够高的速率后产生的轰击效果。 大多数天然物质的放射性核素都具有极长的半衰期,因此其“辐射”出的大量γ射线可以穿透任何物体。当然这些射线也是肉眼看不见的。但是用专业设备检测的话,就能发现其中不少具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可能。然而它们毕竟不是“射线的源头”——它们的放射性质只取决于自身的化学结构。换句话说,只要不把它吃掉,它就是稳定的。就算它“辐射”出来的γ射线再强烈,也没有办法直接伤害到你。只有当它被另外的物质吸附,发生了核反应,才有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不过有些天然物质是有可能有“辐照”效应的。比如含有放射成因铀、钍的矿物,如果在高温高压下与氧气接触,就可能发生放射性的磷灰石矿爆炸。而这种由原子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足以对周围环境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但这些矿物都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高温高压)下才能形成,而且含量也极为稀少,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所以这种潜在的威胁倒是不大。 人类社会真正出现的“辐照效应”,是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后的辐射污染。那次灾难震惊了全世界,也让“辐照”这个概念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
现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放射治疗设备层出不穷,使很多人误以为各种射线都是有害的,甚至会引发癌症。实际上,天然的射线只有极少数会有这种作用。绝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不是放射源。除非你把它们加工成粉末,然后吃下去! 而人工放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经过政府审批才可使用。所以,像医院里面常用的同位素探针、骨密度测定仪以及各种介入治疗的放射源等等,虽然带有一个“射”字,却都不具“辐射”之害。反倒是一些无“射”字却含“毒”字的药品,如砒霜,乌头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放射病,应当慎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