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避雕是避什么?
所谓“避”其实是指,当雕刻师在画图设计时避免将玉雕作品的设计题材直接放在要雕琢的玉石正中央或重要部位;而是有意识地将玉雕作品中寓意不好、不吉祥、或不讨人喜爱的图案进行遮挡(俗称“避”)。 例如一块玉牌中间有一道裂纹,如果在正面雕出一块牌子形,那么这块玉就废了,所以为了不影响美观,一般会避开中心雕刻,把牌子的上下两边雕成花叶或是其它形状来遮掩住中间的裂痕。这样既保留了这块玉的价值又不影响观赏性! 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手法,更不是一件普通的工艺技巧,它蕴含着许多深奥的文化内涵和哲学道理。
1.首先我们看一个关于《鬼谷子·谋篇》的典故: 在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后来因为嫉妒之心,庞涓背叛师门,诬告孙膑,导致他遭受酷刑,还切去了双腿。被齐国使者救下的孙膑来到齐国后被任命为军师。
一次作战中,敌军将领使用空城计欲以退求胜,孙膑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将军队驻扎于离城不远之处,并且派人去掘壕沟,摆出一副要围城打援的架势。敌军见此情形果然上当,以为齐军中计,急忙派兵前来救援,结果却全部落入孙膑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之中,大败而回。 这时有人就问孙膑为何不用围城打援之计,孙膑回答说:我若是围城打援的话,必然在城内埋下伏兵吸引援兵入城,到时我军两面夹击,必能大获全胜。可我并未这么做,因为我事先已经查明了该城的守军兵力不足,若我不围城反而去攻打他们,他们必定会固守待援,到时候我的军队势必会受到很大的损失。现在我将大军驻扎在离城不远处,敌军一定会派出大批援兵赶来解救该城守军,等他们一到我方就可以先发制人,一举将其歼灭!这就是所谓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也!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避实就虚。在玉器创作中也是如此,玉雕师在设计雕刻时会尽量避免将玉雕作品的细节直接展现在玉器的正中,而是在周围添加一些吉祥的花纹图案来加以修饰掩盖。这样做不仅能够很好地起到美化作用,还能让作品更添一份灵动之美。
2.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 比如和田玉中的黑皮料虽然黑如墨但质地并不完美,它的玉质结构为块状结构,而且通常都会带有沁色,这些沁色会使整个玉料看起来不那么光滑,因此很多喜欢白净如玉的玉友们不太喜欢这种料子; 而白玉里的糖料籽料虽色如蜜蜡般香甜诱人但往往都会带有一些白棉点,这样的料子虽然也能算作上等好料但却总会让人有种美中不足的感觉。所以说“避”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手段更是一种对不完美事物的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以上所述只是我个人对于玉“避”这个现象的一些浅见,欢迎各位玉友批评指正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