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的章法?

蒲斌清蒲斌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所谓章法,又称“布局”、“结构”等,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一幅书法作品上下左右的安排和布置方法。 章法与字法、笔法一样,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没有完美的章法和书写技巧,就构不成完整的书法作品。 中国古代书论对“章法”的概念阐述甚少,只是把重心放在如何处理好每一个字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章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当代,许多书法家已经意识到“章法”比单字的书写要领重要得多。因此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和学习它。那么何谓“章法”呢?

第一,点画之间的安排。中国书法的点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比如,当两个笔画接近时,有时要相互遮挡而避免冲突;有时又要互相呼应而产生联系.这都取决于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以及它们各自所占空间的比例等因素而定。还有斜向排列、纵向或横向分割以及留白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一幅作品整体的视觉效果。 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情随事迁”中的“事迁”两个字,上下左右皆有牵连,且粗细疏密恰到好处。

第二,单字间的布白。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个字的大小决定着整幅作品的章法。一般来说,大字宜小,小字宜大。这是因为单个字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其整体形态的美感,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画面构图效果的和谐统一性。所以,在进行单字布局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但并不是说只要放大或者缩小某个字就会使其看上去更好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哦~

王铎《草书诗册页》局部 第三,行间的呼应。行与行的呼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与行间呼应,二是行内呼应。行距的变化可以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整体布局效果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加深他们对作者风格的理解.而行内的呼应则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作者本人的个性特点及审美意识,让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富有生气充满活力! 第四,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这种呼应比较特殊。通常来说,行与行的呼应是上下呼应,字与字的呼应则是左右呼应。这种左右呼应的效果更加自然,也更具灵动之感,让人赏心悦目。

赵孟頫《行书千文卷》局部 第五,字间的穿插。在行草书中穿插是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能有效地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滥用此法而导致画面杂乱无章甚至给人混乱的感觉哦~而且不同字形或字群的穿插也是不一样的噢,需要仔细体会!

第六,大小变化。一般情况下,行间距越大显得越舒展大气些(如上图),行间距越小会显得紧凑精致一些啦~~但是要注意不能盲目追求大,也不要一味求小喔~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哟!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效果而去刻意加大或减少某些字之间的间隔距离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哦^_^!

第七,落款的定位。古人讲究落款要居左不居右,今人亦如此。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正文书写完毕之后有留白的话,一定要将落款写到空白处去并且要尽量填满空白部分以保证作品整体平衡和谐之美呀~

优质答主

关于“字”和“章”的关系,从题主的问题里来看题主似乎没怎么学过书论,所以我说点简单的: 所谓章法,是书写的内容(文字)与表现形式(字形、排列方式等)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而字则是其表现形式中最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之一。 举个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如果某个人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写得很难看,那么这篇文章还是好文章吗?显然不是!因为写文章只是表达内容的手段而已,写的难看不表示文章表达不了这种感情(情感表达)或者传达不了这种信息(信息传播)。但如果这个人写文章写得非常好,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练习笔法的时候就要注意字的结构了。为什么? 因为笔法和结字是一个互相促进的作用关系。你只有把笔画练好才能进一步去调整你的结字(比如行书的笔迹变化就会很大,因为它的笔画是有提按变化的而不是像楷书那样是一气呵成的);只有你调整了结字的方式,你才能进步到下一阶段的笔法进阶(比如从单字到连词)。 所以要练习好书法,要先解决这两个问题——笔法(含执笔)+结字=章法。 如果题主能弄明白了以上两点,我相信你的字一定会写得更好看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